香港媒体关注报道博白芒竹编、桂南采茶戏
近来,我们玉林
又被香港媒体关注了!
这次
都报道了哪些内容?
往下看↓↓↓
3月22日,香港商报以《广西博白芒编:乡间文化走向国际 实现非遗传承与产业化发展双赢》为题,对博白芒编从乡间文化走向国际,实现非遗传承与产业化发展双赢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广西博白芒编:
乡间文化走向国际
实现非遗传承与产业化发展双赢
作为中国编织工艺品之乡,广西玉林市博白县的芒编工艺可谓历史悠久、美名远扬。早在宋代,芒草、竹子等天然植物在当地手艺人的指尖中飞舞缠绕,编织出一个个精美的生活用具或工艺品。近年来,博白县多举措推进芒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编织工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如今70%以上的博白芒编产品出口海外,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博白也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编织工艺品出口基地。
博白芒编工艺品展示。
“变废为宝”走俏海外
博白县有森林面积300多万亩,盛产藤蔓、芒草等野生植物,丰富的原材料被当地人“变废为宝”,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芒编手艺,织成的芒制品不仅供自家使用,也对外销售。1972年的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别致的芒编工艺品大放异彩,获得了大量外贸订单,自此,博白芒编产业化发展拉开了序幕。
博白县地处广西东南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外贸出口提供了巨大的优势。经过50年的发展,博白编织工艺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辅之金属、塑料、纸绳、布艺、草艺等,形成家居装饰日用品、酒店装饰用品、旅游用品、节日包装用品等5万多个品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融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体。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授予博白“竹木草制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称号。2014年,博白芒竹编织技艺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精美的博白芒编工艺品。
产业化发展助村民脱贫致富
在博白镇大良村芒编产品展示厅,篓、筐、手提包、灯具、桌椅等生活用品和模仿猪、鸭、兔等形象的工艺品琳琅满目、风格各异。该村在大力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引进编织企业成立加工车间,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博白芒编产业是全民参与的产业,几乎每个村屯都有芒编生产车间,群众农忙时下田耕种,农闲时进厂做工或领原材料回家进行编织,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博白县二轻联社副主任宾华生介绍。近年来,博白充分发挥芒编资源丰富的优势,创建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壮大芒编产业的同时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全县现有编织企业近400多家,有编织扶贫车间30余家,从事编织工艺品生产的人员20万人左右。
随着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博白县编织工艺产业已经由过去编织工艺单一的供货形式发展为供货、来料加工、自营出口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模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企业经营涵盖了工艺品生产、辅助加工、市场服务、物流运输等各个领域。
博白被授予“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荣誉称号。
创新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近日,计划总投资约8900万元的博白县客家编织产业文化展示中心建设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城南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该园规划建设竹木草制品集聚区,计划引进芒竹编、竹木草制品等相关企业100家,目前已签约入园企业35家,其中已投产7家,已开工建设12家,其余16家已开展征地工作。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传统手艺传承困难等困境,博白芒编将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博白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庞剑表示,为更好地传承创新博白芒编传统工艺,使其跟上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业生产转型升级的步伐,博白在加大对编织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编织工业园区建设,加速产业聚集外,还高度重视青年传承人和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支持芒编企业建立传承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广西艺术学院联合成立工作站,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对编织产品进行改造提升,不断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此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展销会、博览会;在博白客家文化节上,举行芒竹编织技艺大赛活动等,提升博白芒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两年博白编织外贸出口需求逐年增加,因受到疫情影响,订柜难,发货经常延期,企业拒绝了不少订单。”宾华生称,面对该难题,博白引导企业改进防腐技术,玉林海关采用“预约查验”“集中查验”的现场查验监管模式,缩短货物放行时间。据统计,2021年博白芒编总产值达30多亿元,直接外贸出口额达7亿多元。
3月18日,香港商报网以《广西博白:吸引培育青年人才 桂南采茶戏焕发新生机》为题,对博白桂南采茶戏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广西博白:
吸引培育青年人才 桂南采茶戏焕发新生机
走进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青年演员正在认真排练,悠扬的唱腔、轻盈的舞姿令人回味无穷;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让人拍手叫绝……博白县是世界客家第一大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杂技之乡”,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在这里汇聚传承,形成了璀璨的客家民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南采茶戏、跨出国门的博白杂技、客家山歌、乡傩歌舞、木偶戏、僮傀戏等成为了博白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
在博白县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青年演员正在排练。
桂南采茶戏于明末从江西赣南传入,进入博白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在“采茶串古”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地的木偶戏、地戏、牛戏的精华,综合了小调、花灯、桂南八音等元素,以载歌载舞为表演手段,一度风靡各乡镇,每逢年节、庙会登台演出,成为当地人联络感情、抒发情感的普遍方式。
进入80、90年代,随着文化的多元发展,桂南采茶戏逐渐凋敝,观众数量减少,演出市场萎缩,艺术人才也纷纷另谋出路,发展一度进入瓶颈。好在一批文艺工作者选择了坚守,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到桂南采茶戏的艺术创作和传播工作中,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桂南采茶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通过整理完善采茶戏的系统、加大人才的培养等,让桂南采茶戏再次在街头巷尾唱响。2003年桂南采茶戏《清水塘边》参加全国调演获“曹禺杯”大奖。2006年,桂南采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白杂技艺术表演。
博白县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主任吕光东便是为之努力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展演中心平常以创排、巡演、与高校文化交流为契机,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现有上百名青年演员。此外,展演中心致力于将客家文化、桂南采茶艺术与时代相结合,拓展形式、题材,创作编排的《绿珠女》融合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方言说唱,一经上演便引起巨大反响,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八桂先驱·朱锡昂》成为博白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精品,让博白民间艺术“走出去”。
博白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庞剑称,为了大力推广桂南采茶戏,博白创新人员储备模式,让桂南采茶戏走进乡村、校园,形成了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博白县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在全县设立了50多个采茶戏培训分中心,培训中小学生上万名。同时还大力探索民间文化传承与市场开发相结合道路,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活态传承传统文化,打造了一批精品剧目。
在博白民间文化同样占据重要一席的博白杂技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明朝就已经存在,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博白杂技跨出国门,先后赴美国、新加坡、德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地区)演出,艺术技术性强、独具特色的“转碟”、“水流星”、“空中飞人”等表演在悉尼歌剧院惊艳亮相,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一道桥梁。2014年博白县被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
来源 | 三月三走进港澳、香港商报网
责编 | 覃 维
校对 | 张冠中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