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疫情之下,香港经济如何扬帆再启航
越是在外部环境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支持经济、夯实物质基础,改善民生福祉,遵循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主线逻辑,从而实现在疫情阴霾中行稳致远。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发布3周年,是香港稳经济促发展的承启之年。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香港的篇幅虽不长,却为香港在疫情阴影中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点亮了航灯。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一遇的公共卫生危机仍在交织演化,地缘政治动荡升温,全球宏观局势更趋波动复杂。香港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虽受外围环境影响较大,但越是在外部环境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支持经济、夯实物质基础,改善民生福祉,遵循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主线逻辑,从而实现在疫情阴霾中行稳致远。
支持经济是夯实发展的物质基础
2021年香港整体经济显著复苏、经济增速达6.4%,扭转了连续两年的负增长。消费依旧是贡献了78%GDP的主要动力,拉动了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同时,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有序推进,香港贸易维持强劲,净出口增加近一倍。然而,香港经济两年复合增长率仍为负数(-0.26%),远低于疫情前十年(2010~2019年)平均经济增长水平(2.85%),经济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旅游业持续冰封,消费难有起色,外加全球宏观形势动荡,进出口贸易恐受影响。
短期来看,第五波疫情是香港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纾解民困的措施稳步推行,例如减免税费、加大补贴、提供个人优惠贷款和发放电子消费券等。其中,即将发放的电子消费券有望缓解疫情急转对于居民消费能力的负面冲击,或将发挥乘数效应,撬动更多消费。长期来看,随着特区政府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并在财务安排中预留1000亿港元专款用于基本工程建设,香港未来或将迎来基建工程发展的新一波浪潮。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最新公布的202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香港基建在全球排名第16位(超过中国内地、韩国、日本等地)。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改变区域经济格局,进一步夯实香港经济长远发展基础。同时,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今年预计将会发行总值达4.5亿美元的基建融资证券化产品,让本地基建融资市场更蓬勃多元,推动基建与金融互促互进。
改善民生是稳定发展的重要目标
“以民众为发展的中心”,专注于广大香港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将是香港长远发展的落脚点。
一方面,香港本地劳工市场遭受疫情负面冲击。虽然最新一期季调后失业率维持在3.9%,但同期就业不足率上升至1.8%,就业人数与劳动人口进一步减少。稳定本地劳工市场、保就业、保障居民收入成为了改善民生福祉的关键一环。自2020年2月开始,特区政府已经发放了6轮共计2284.7亿港元的防疫抗疫基金,旨在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稳定就业。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备受关注。香港现有超过34万家中小企业,占全港企业总数98%以上,总计聘用了约45%的私营机构雇员。也正是因为中小企业数量多且体量小,缺乏抵御外部环境动荡造成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中小企业纾困解压将在稳定香港经济发展与促进民生改善中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已经施行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与正在构建的“商业数据通”,将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贯穿发展的主线逻辑
香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支点,分三个层次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第一层是利用区位优势,作为连接内外的桥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更深更广更好地促进内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通和互动,既可以助内地稳外资、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又可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功能与竞争力。
第二层是把握转型机遇,协同区域发展。聚焦基础科研创新和科技赋能产业,共同推动大湾区内创科产业发展。有效发挥香港全球创新要素汇集地的优势,充分利用湾区内相对完备的产业链,通过两地“产学研”合作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利用计划成立的50亿港元“大湾区投资基金”投资区内优势行业,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内区域创新枢纽与产业集聚枢纽,助力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层是依托人员流动沟通,加速湾区融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人和”则是加速区域融合发展的催化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深化通关模式改革,落实落细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领域政策,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的学习工作生活。在现有的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两地专业人才的专业资格互认已经取得进展,国际化专业人才的沟通交流在大湾区深度融合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内地与香港人士跨境执业的便利程度不断提升,以及两地在人才专业资质的认可范围不断扩大,通过人才交流不但可以有助于实现区内人才市场国际化,而且能通过人才流动促进湾区内机制体制的进一步融合。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婕系工银国际宏观分析师)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工银国际”。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