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周 |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深港“双城故事”续新篇
2022年6月27日至7月3日。
本周迎来了一个举国欢腾的喜庆日子。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5年来,深圳与香港联系日趋紧密。从最初引进产业、外资和发展外贸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等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相继落地实施,深港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在科技、经贸、金融、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都展开了紧密合作,迈向了全方位对接、深层次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梳理25年来深港合作的时间线,大致可以把深港合作划分为几个阶段:
产业转移、“前店后厂”的1.0版本;优势互补、携手并进的2.0版本;“前研后产”、双向赋能的3.0版本。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指出,如今北部都会区以及“双城三圈”概念的提出与践行,将标志着深港合作从2022年起迈入4.0版本。
港资北上 “前店后厂”的1.0版本
事实上,深港之间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回归之前。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而当时的香港正经历产业转型,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外转移。
深圳“嗅到”这一契机,凭借特区的政策以及人力、土地成本等优势招商引资,吸引一批批港商跨过罗湖桥,带着特区发展急需的资金投资设厂、合作开发建设。
郑可明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港商。1978年,他在深圳文锦渡的铁皮房里办起对外出口手袋厂。“当时,罗湖对外经营的餐厅只有一家。往返深港的交通也难。”郑可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称。
一开始,他的手袋厂只有200平方米,车间全是铁皮房,为了扩大生产,郑可明又申请多租了几亩地,花了45天的时间把厂房扩大到2000平方米。
后来,正是在这家名为罗湖手袋厂的工厂里,走出了中国第一代“打工妹”。
类似的“港资北上”故事还有不少。1980年,由港商投资的东湖丽苑开工,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1981年,第一家中外合资宾馆,由港商刘天就投资的竹园宾馆开业;1982年,新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总部位于香港的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至1996年,深圳的港资企业数每年以44.9%的平均速度递增。
香港回归后,港资企业在深圳的投资不断拓展。而作为深圳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为紧密的区域之一,前海近年来对港资港商的磁场吸引力正不断增强。据统计,2021年前海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156%,实际使用港资50.6亿美元,占前海实际使用外资93.8%。
迈向更深层次合作
如果说此前深港合作是“前店后厂”的1.0版本,随着双方优势互补、携手并进,以及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等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相继落地实施,深港合作迈向了新的台阶。
一方面,深港合作领域范围更广泛了,除了经贸往来,还有科技、金融、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例如——
● 2019年11月22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首批项目及周边14个卫星园区和配套项目同时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615亿元。
● 2020年6月23日,皇岗口岸正式启动重建,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新口岸建设工程,未来皇岗口岸将定位为“一地两检”纯旅检口岸。
● 2020年8月26日,香港、深圳间第七个陆路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
● 2021年4月16日,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进口的首个药品和首个医疗器械运抵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澳药械通”政策正式落地。
另一方面,多个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和重大平台的建设,也为深港合作带来了更大发展空间——
● 2017年1月3日,在香港举行的深港合作会议上,深港两地政府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明确共同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两地开启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要求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
● 2021年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前海合作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在这个时期,深港合作可以说是处在“前研后产”、双向赋能阶段。
所谓“前研后产”,指的是香港在基础研究上表现卓越,“前研后产”首先由香港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再通过深圳进行测试,进而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进行量产,打开市场。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就是促进“前研后产”生态圈发展的重要平台。数据显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有超过140个高端科研项目,包括香港5所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落地的8个优质项目,以及国际量子研究院、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
数据显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坐标系中,深港两地2021年的GDP总和超过了5.4万亿元,占大湾区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了43%。有专家表示,“深圳+香港”共处大湾区“黄金内湾”,经济体量和外溢带动能力无愧大湾区发展最大的核心引擎,深港核心引擎的建设与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未来5年开创新局面
当前,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未来5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未来5年,深港合作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如何续写更多精彩的“双城故事”?记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期待。
首先是北部都会区的发展。
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明确香港将规划占地约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构建“双城三圈”的空间结构。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策略和纲领。
据了解,特区政府将建设香港北部约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将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部署: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发展策略,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努力打造国家级深港合作新平台。推动港深西部铁路、前海口岸等规划建设,加快皇岗口岸重建。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应对香港深层次矛盾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北部都会区与深港合作可以帮助香港实现‘再工业化’,有力缓解包括住房问题、阶层固化、人口老化、产业空心化在内的香港多重深层次矛盾问题。其次,北部都会区将深刻改变深港合作格局,其中的‘双城三圈’概念将有力推动未来香港与深圳全面对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
其次,深港各领域的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
例如教育方面,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表示,深圳大学将适时稳妥推进赴港办学相关工作,发挥深圳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为香港青年学生提供更多适合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发展的课程。此前,李清泉曾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促进内地、香港两地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的香港建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6月30日,在前海举办的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上,前海管理局与香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为基本合作目标,着重在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和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方面不断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交通领域,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未来将谋划港深西部铁路等跨境铁路项目建设,深港交通通联将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深港年轻人交流将越来越频繁。
2021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
2022年6月27日,前海发布“九件实事”,从“住房、就业、创业、平台、金融、科创、落户、服务、民生”九个方面,为港澳青年在深圳发展提供便利化条件。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大概有逾5万香港市民在深圳居住、工作。
由此可见,深港合作未来将大有可为,释放出巨大的乘数效应、倍增效应。就在昨天,深圳方面还传来好消息,1-5月深圳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延续快速恢复态势。其中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比1-4月提升0.7个百分点。
相信深港将在新的起点新的阶段上,续写更多精彩的“双城故事”!
(原标题《深圳一周 | 香港回归25周年,深港“双城故事”续新篇》)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