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訂《少年法》|「少年之惡」從何而來?
只要看過與青少年犯罪相關的日本電影或劇集,應該會注意到《少年法》——它經常成為劇情的核心矛盾。例如2010年的大熱電影《告白》,松隆子飾演的森口老師因女兒被自己的學生殺害而決心復仇。正是因為犯罪者受到《少年法》保護,森口無法以合法手段獲得正義,面對毫無悔過之心的犯罪者,絕望的她只能訴諸「私刑」。
觀眾也許會質疑這種不合情理的法律有何存在必要,日本民間呼籲廢除《少年法》的聲音一直存在,促當局將青少年犯罪當作成年人審理。
1922年制定的《少年法》,初衷是「保護主義」——青少年人格發育尚未成熟,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而且在適當的教育下改過自新的機會比較高,因此應以保護和教導為主。多年來,《少年法》對少年犯真實身份和釋放後的行蹤嚴格保密,也不會告知受害者家屬。正因為法律未能為受害者家屬提供消除傷痛的方案,才會出現無休止的私刑復仇。
今年年中,日本國會通過修訂《少年法》,將刑事責任定義中「未成年人」的年齡上限從20歲下調至18歲。然而,在許多抱持保護主義的法律界人士和社會學者看來,《少年法》從保護到嚴懲的轉向卻未必是一件好事,原因何在?世上可有無緣無故的恨?少年之惡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根除?
1997年發生了轟動全國的「酒鬼薔薇聖斗」事件,一名14歲中學生殘忍殺害了兩名小學生;疑犯曾以「酒鬼薔薇聖斗」的名義向傳媒發表犯罪聲明書。(網上圖片)
詳細分析請閱讀第292期《香港服务器》電子周報(2021年11月22日)《》。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第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