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多见香港罕见,华泰国际、富途也搞起闲钱理财,自动申赎货基能否成香港券业新突破?
财联社5月19日讯(记者 成孟琦)2022年港股新股市场遇冷,IPO申请数量、超额认购倍数与募资额皆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叠加港股震荡行情,在此背景下,“余额理财”成为券商提升顾客服务体验与资产利用率的又一新趋势。
华泰国际旗下财富管理平台涨乐全球通最新推出的余款自动理财服务“乐盈宝”,定位为香港投资者提供较低风险且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工具,这类现金管理工作对于内地投资者比较常见,但对于港股投资者来说却是“稀罕物”。另一家互联网券商富途,也于早前开通了同类型自动申赎货基服务。
2022年港股IPO遇冷
2022年港股IPO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申购倍数上,都与去年同期难以相较。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截至4月尾仍有180宗新股申请正在上市处理当中,但申请公司多,成功上市的公司少,成为港股新股市场今年上半年的一大谜题。以今年4月为例,提交IPO申请的公司多达38家,但上市公司只有知乎与东原仁知服务2家。
据安信国际统计,2022年1-4月港股IPO上市公司共19家,包括介绍上市3家与GEM转主板1家,相较2021年同期减少16家。IPO募资总额155.6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80.91亿港元减少90.15%。
港股IPO中,募资额最大的项目为金力永磁,募资额42.14亿港元,其后分别是汇通达与法拉帝,募资净额分别为22亿与18亿港元。而去年首季最大规模新股是快手科技,募资额达483亿港元,2022年前4个月的募资首位金力永磁,募资额较快手低出91.3%。
除募资额外,打新遇冷的另一体现为公开发售超额认购倍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除SPAC项目外,2022年前4个月IPO公开发售认购倍数皆小于15倍,认购倍数最多的新股为创新奇智,获13.89倍超额认购。反观去年同期,2021年2月上市的诺辉健康,获得超额认购4133倍,是港股史上第二大超额认购IPO项目。
香港券商也盯上“余额理财”
打新遇冷情况下,股民账户便会出现余额闲置状况,为提高账户资金利用率,“余额理财”成为当前香港券商的又一新选择。
以华泰国际涨乐全球通的“乐盈宝”为例,开通乐盈宝服务后,无需做任何主动申购操作,系统每天早上11点自动将用户的闲置资金申购特定的基金产品。乐盈宝不设最低投资,且目前不收取申购费、赎回费、交易费、转换费等费用。同时投资者在乐盈宝中的资金亦可随时入市,灵活赎回以作其他投资。
乐盈宝当前的3只基金产品为华泰国际联手华夏基金香港推出,主要投资以美元或港币计值的货币市场工具,属低风险类公募基金产品,已通过香港证监会认可。产品采用T+0交收,投资者持有的乐盈宝接入的基金产品金额100%计入其现金购买力,可直接用于APP内的股票交易、新股认购、基金购买等。当用户暂时没有更心仪的投资目标时,此服务可帮助用户提升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旦发现更合适的投资机会,也可以随时使用资金。
华泰金控董事总经理、涨乐全球通负责人朱亚莉表示:“依托华泰国际强大的金融及科技综合能力,涨乐全球通成功推出‘乐盈宝’,进一步填补了香港市场余款自动理财服务这一市场缺口。涨乐全球通致力于在多变市况下为投资者提供进可攻、退可守的余款理财服务,并持续推广‘余款亦可理财’这一概念。”
富途证券早前也推出了零申赎费用的货基服务,同样主打“闲钱自动买入”及“日日生息”,开通后可随时关闭。目前旗下共有两款货基供选择,分别是7日年化收益率0.7%的泰康港元货币基金与7日年化收益0.47%的高腾货币基金。
收益率或根据市场走势调整
2022年上半年震荡不断,俄乌冲突、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中概股面临退市风险、疫情反复等现象频出。无论是蓝筹股为主的标普500、沪深300、恒指,亦或是成长股为主的纳指、创业板指、恒生科技,2022年的年化波动率均远高于2017-2021年的5年年化波动率。港股波动率放大尤为明显,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今年的年化波动率较过去5年均几乎翻倍。
同时,2022年主要市场的股票指数表现不佳。叠加俄乌冲突,原油、能源或许成为上半场的大赢家,黄金虽有震荡,但也起到了保值的作用。除商品外,美元也是避险资产之一,涨幅位居各类资产前列。风险资产在无风险利率上行的周期中相对跑输,比如成长属性为主的比特币、纳斯达克指数等自高位回调。在此情况下,投资者保持流动性,静候下一个投资机会的来临,显得尤为重要。
在多变的2022年,加息成为本年度为数不多的确定性事件之一。美联储3月份开启加息周期,年内可能还会持续加息,英国则从去年起开始加息,欧央行加息的预期也不断攀升。加息周期中抵御通胀的产品可能会继续受到市场青睐,而货币公募基金较易享受加息红利。华泰国际表示“乐盈宝”的收益率未来也可能根据市场走势调整。
不过,已经运行半年左右的富途货基,目前收益率仅为0.5%—0.7%左右。业内人士表示,货基当前收益率较低,同时需要一定的开发及维护门槛,成为此项业务未能在香港市场大量普及的原因之一,但随着打新遇冷及市场震荡,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股民愿意尝试灵活申赎、并可以产生一定收益的货基服务。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