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创刊70年纪念特刊】香港归来,洗雪百年国耻
这是一个世纪的焦点时刻。历经百年沧桑,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北京日报社派出多组文字、摄影记者队伍,连续两个月进行大规模迎回归报道,见证中华民族洗雪百年国耻,表达了中国人民万众欢腾的喜悦心情。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庄严时刻终于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礼花腾空,彩灯迷人,鲜花绽笑,首都各界群众十万人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作为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人,时任北京日报文体新闻部副主任的刘顺发和记者徐雪梅在《百年梦圆京城沸腾——北京人民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联欢晚会侧记》中,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些文字。
1997年5月,从香港回归倒计时50天开始,北京日报社就提前策划,力争把这一盛事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北京日报》开辟“北京喜迎香港回归”专栏,刊发了《科技巨手增光明》等首都各界迎回归活动报道260多篇、照片150多幅。系列报道记录了北京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里,如何努力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新的丰硕成果,从而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体人民,建设首都和伟大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倒计时30天后,《北京日报》又连续编发了7个迎回归专刊。
香港回归当天,北京日报社所属各报均在版面安排上打破常规,浓墨重彩,对中英政权交接仪式和庆祝活动作了突出报道。7月1日、2日,《北京日报》15个整版套红,将文字、照片合理调配,使版面新颖大方,充满喜庆气氛;此外,还出版了庆香港回归的铜版纸胶印特刊,用4个版的照片报道首都庆祝大会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欢庆的盛况。
1997年7月1日《北京日报》以多个版面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为了提前采访到6月30日天安门广场盛大联欢晚会的筹备情况,刘顺发和徐雪梅通过多日寻呼联系,向晚会组织者的汉显BP机发出简短的采访申请,希望他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采访。6月26日,徐雪梅接到负责人来电回复,他在会后有一点时间,即将从工体返回市委。
当机立断。刘顺发和徐雪梅即刻出发,17时许驱车赶到工体,将负责人请到自己的车上。刘顺发开车将其送往市委,二十多分钟的路程,两人在车上加紧采访询问有关晚会的各方面情况,听着负责人耐心、细致的讲述和解答,徐雪梅快速地做着记录。
详细了解了晚会的规模、总体情况、分布区域以及各区域的演出内容等信息之后,两人心中有数,整个报道的轮廓有了!两天后,在6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的晚会彩排现场,他们有针对性地采访了各文艺团体、歌唱家和群众演员等。为了照亮祖国团圆之夜,礼花战士李辉接到爷爷病重的消息后仍含泪坚守在晚会现场;城建集团、园林局的工人们在天安门广场日夜施工,为大型演出搭起两座漂亮的舞台;烈日下,北京大中小学校学生们一遍遍排练节目……
6月30日晚正式演出,两位记者又前往采访核实,报社另派多位记者奔赴现场。当时,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设立了一块巨大的倒计时牌。“10,9,8……2,1,0!”1999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了!摄影记者观察着周边沸腾的人群,捕捉着一个个喜悦的生动表情。现场采访完成了,徐雪梅心潮澎湃地加入狂欢的人群,和手牵手的同胞兄弟姐妹们一起唱,一起跳。
回归,回归,洗雪国耻骨肉团聚;发展,发展,祖国强大圆梦今宵;沸腾,沸腾,日已东升夜已消融;明天,明天,华夏神州灿烂永远。记者们连夜赶回报社发稿,为了增强文章的震撼力,小标题采用对仗和关键词重复等形式,文章采用短句式、多段落加强节奏感,突出了事件的震撼力和报道的气势。
这一夜,北京日报大楼内灯火通明。报社领导、夜班编辑、记者、检校人员们都在紧张而一丝不苟地忙碌着,以确保万无一失。洗雪百年国耻,圆梦今朝,这是这些中国媒体人职业生涯中难得一遇的大事件,他们对能够参与迎回归报道感到无比幸运。直至当日版面清样,大家陆续走出报社时才舒了一口气。此时的北京,东方出现一片绚烂明丽的朝霞。
(原标题:香港归来,洗雪百年国耻)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林靖
流程编辑:u030
[香港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